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 谈“五个第一时间”是灾害事故救援法宝
新闻资讯News

谈“五个第一时间”是灾害事故救援法宝

发布日期:2012/4/24    浏览:4861次    来源:温州消防支队

      “五个第一时间”是执行灭火和应急救援行动总要求,努力打造拉得出,冲得上,攻得进,打得赢的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下面结合本人学习和实践,更加坚定了“五个第一时间”总要求的落实,下面本人对“五个第一时间”谈点个人体会。

      “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就是要加强第一出动,在接到火(灾)情的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执勤力量和处置该种火(灾)情相应的车辆、器材、装备,在处置力量和能力上形成绝对优势,从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其要点是,要一次性调集,调集力量的针对性、实用性要强,防止分批调派,盲目调派,造成零打碎敲,无的放矢而贻误战机。其关键是,指挥中心接警和调派力量的人员对火(灾)情要有及时、准确、客观、详实的了解,要熟知不同类型火(灾)情的特点、处置对策和防护措施,能够正确研判火灾(灾害)事故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上述人员应同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灭火救援理论知识。因此,加强部队各级装备建设、支队级指挥中心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已成为落实“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的首要任务。

      “第一时间到场展开”,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二是要在到场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战斗展开。做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消防站的布局要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二是责任区中队对辖区的道路交通等基本情况要了如指掌;三是在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普遍拥堵的情况下,指挥中心要与交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掌握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信息,及时告知出警的最佳行车路线,同时通知交警在沿线疏导交通。到场后第一时间展开的先决条件:一是熟知着火单位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使用性质、内部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基本情况;二是到场官兵要熟练掌握和使用车辆、器材装备,实现人与装备、人与技战术的最佳结合。要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大力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特别是消防站的布局),广泛深入地开展辖区“六熟悉”和车辆器材装备“五知一能”大训练,大演练、大比武活动,开展不断强化部队的执勤备战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第一时间实施救人”,既是灭火作战行动的指导方针,更是《消防法》赋予公安消防部队的神圣职责。因此,我们全部的灭火救援行动,都要围绕“第一时间实施救人”这个中心,并以此作为灭火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第一时间实施救人”,首先,要牢固树立“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抢救被困人员生命作为灭火救援行动的第一要务。其次,“实施救人”的行动要在“第一时间”,并且要快速、及时、准确。在被困人员的数量、所处位置明确的情况下,要果断决策,利用最适合、最先进的器材装备,采取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措施,强攻近战,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困人员救出;在被困人员数量、位置不明的情况下,火场侦查与灭火救援行动要同时展开,行动中救援人员在充分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要有水枪、水带(作为利用室内消火栓的备用)和背负式细水雾灭火装置跟进掩护,并携带一定数量的救生装置(如空气呼吸器、担架等),一旦发现被困人员迅速施救;第三,要因地制宜,科学施救。火灾及各种灾害事故千差万别,实施救人的救援行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是要根据火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伤情、位置等),有针对性地施救;二是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要依据现场情况,充分利用和发挥救援器材装备的优势,达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实现救援效果的最大化和被救人员伤害程度的最小化;

      三是救援人员要经过现场急救培训,具备止血、包扎、骨折的临时固定、心肺复苏、伤员搬运等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为专业医疗救援赢得时间;四是支队级指挥中心要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联动机制,当发生较大火灾(害)事故时,120救护车要与灭火救援车辆同时调度,同时到场,为抢救被困生命人员赢得宝贵的“第一时间”。

      “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就是第一时间消除火场上阻碍和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不利因素。主要目的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降低火场的温度,防止火势扩大、蔓延;二是降低火场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三是为被困人员疏散逃生和战斗员实施内攻近战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有效地减少火灾危害,降低火灾损失。排烟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依靠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启动排烟风机进行机械排烟;二是利用大功率排烟车、移动排烟风机进行排烟;三是利用建筑物自身的门窗进行自然排烟;四是对建筑物进行破拆,实施强制排烟。以上四种排烟方法的使用,要视火场的实际情况而定,或单独实施或同时进行。通常情况下,对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火场的排烟应穷尽一切手段;对一般建筑火灾的排烟,哪种方法最有效就使用哪种。从灭火救援的实践来看,第三种和第四种排烟方法使用的较多,效果也最明显。本人参加2009年双屿鞋都一厂房火灾、2011年新城菜市场边地下室和2012年“1.25”东瓯大酒店火灾的灭火作战中,就使用了上述两种排烟方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使火势很快就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灭火作战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鉴于“排烟降毒”对灭火救援的重要作用,我们各级作战单位,应进一步加强各种排烟操法和战术的研究和演练,并在灭火作战的“第一时间”加以实施。

      “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是规范我们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指导我们科学地灭火救援的一个重要理念。就火灾而言,如果能够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灭火作战行动基本上可以宣告成功。因为从定义上理解: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那么,能够控制的燃烧自然就不是灾害了。从灭火作战的整个过程上看,“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警力和有效装备,第一时间到场展开,第一时间实施救人,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是实现“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扩大”的主要途径、必然措施和前提条件。具体到灭火作战行动中,则要求责任区中队(或首先到达火场的中队)的指挥员,一定要牢固树立“先控制,后消灭”的理念,到达火场后,首先要抓住火场的主要矛盾,确定火场的主要方面,把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在局部形成对火势的相对优势,或直接控制火势(阻击、堵截、分割),或间接控制火势(冷却、输转、破拆),将燃烧牢牢地控制在既有火场范围之内,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为全面进攻火势,彻底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对火灾以外其它可能会造成灾情扩大的灾害事故的处置,也要遵循“第一时间控制”的原则(自然灾害等不可控的灾害事故除外),特别是化学灾害事故和交通事故(往往伴随化学危险品的泄露),要优先考虑划定警戒区域,疏散受事故威胁的群众,转移或输转化学危险品,对泄露源实施堵漏,防止发生爆炸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扩散,预防和避免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五个第一时间”的总要求,对公安消防部队圆满完成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其内在实质,在灭火救援的实战中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加以贯彻落实,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防火演练,消防法规,家庭防火,消防培训,灾报警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