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天气寒冷,引发火灾的季节性因素凸显,随着气温急剧下降,用火用电用气量激增,容易引发火灾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北京市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火灾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把握小火亡人特点,严密火灾防控体系
通过对近年来全市“小火亡人”事故分析,主要原因为天气寒冷,市政供暖未覆盖的老旧住宅区、农村地区、平房胡同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外来人口聚集区、生产经营性场所、施工工地临时宿舍等区域(场所),普遍使用煤电气设备取暖,因取暖设备质量不合格、私拉乱接电线、违反设备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违规用火用气等因素引发火灾,加之人员自救逃生知识缺乏、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行动能力受限、家庭未安装独立式报警装置等原因,极易发生“小火亡人”甚至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此,各区县、各地区、各部门将预防“小火亡人”作为冬季火灾防控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冬季火灾特点和消防工作实际,综合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找准容易引发“小火亡人”原因、场所、人群,研究制定配套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密火灾防控体系,遏制“小火亡人”多发势头,全力维护社会面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坚持多措并举防范,落实精细管控措施
发挥消防安全群防群治优势,依托综合治理平台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发动街道社区管理人员、楼门院长、志愿者、巡防队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深入社区、农村等火灾防控薄弱区域开展防火巡查和家庭消防安全检查,指导消除火灾隐患,提醒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对公安派出所民警开展以冬季火灾防控要点为重点的消防业务培训,指导加大居民住宅区、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消防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社区(村)居委、基层管理组织、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公共区域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问题。分类建立辖区弱势群体台账,充分考虑弱势群体数量、自理能力、文化素质、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特点,合理配置管理服务资源,建立邻里帮扶机制,引导志愿者与关爱群体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上门开展安全提示、隐患检查、宣传教育。发动居民家庭及时清理室内、阳台、楼道杂物,对家用电器、取暖设备和燃气用具进行安全检查。结合火灾防控实际,鼓励和引导扩大独立感烟报警器的应用范围,除已明确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的建筑外,养老院、福利院、残疾人服务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幼儿园等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建筑,居家养老、“空巢老人”、分散养老特困人员等人群住宅,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社区居民活动场所,位于棚户区、城乡结合部、传统文化村落和三级及以下耐火等级的老旧居民住宅,宿舍、出租屋、农家乐、小旅馆、地下居住空间等亡人火灾多发的场所宜推广安装独立感烟报警器;鼓励在其他居民住宅内安装使用独立感烟报警器。要依托现有志愿(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车辆和装备器材,建立“小、快、灵”的微型消防站,加强初起火灾应急处置工作。
深化主题宣传活动,强化重点人群知识普及
继续深化以“参与首都消防,建设平安家园”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特点,研究制定易于接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个性化”宣传内容,依靠属地党委政府,发动居民(村)委员会、派出所、网格等力量,采取上门入户宣传、面对面讲解提示、手把手培训指导等形式,开展触动性、实用性、针对性宣传培训,普及与其需求相匹配消防知识;要指导社区(村)居委会、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切实围绕基层受众群体和关注内容,开展社区集中宣传行动,推动形成“走千家万户、保消防平安”的浓厚氛围;要组织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消防家庭作业”、灭火疏散演练、消防技能培训等活动。
关键词:防火演练,消防法规,家庭防火,消防培训,灾报警器
关注准信智慧消防
准信智慧消防官方微博
联系准信企业